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一朵花”的乡村振兴变奏曲

发布时间:2021-10-09  来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神州大地一片祥和。幕阜山北麓,阳新白沙镇平原村白浪山下,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过些天,这里便是一片花海。”6日,在野菊花种植基地,湖北金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兴财兴致勃勃地察看野菊花的长势。他立在山头,远眺一幅画式的村庄,分享丰收的喜悦、致富的经验以及乡村的巨变。

  风中那朵野菊花

  明明是地少、山多,典型的丘陵地貌,平原村为何取名平原?平原人还说不清楚这个来历。但自古“山与穷”总有千丝万缕的纠结,平原“穷困”也就成了不争的事实。

  12年前,湖北久兴堂药业公司却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有意发展金银花产业。正在寻找“破贫”之路的平原村也看上了这档“生意”。

  乡村情怀与发展机遇“碰撞”。很快,湖北久兴堂药业公司注册成立了湖北金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湖北金鹰农业公司),风风火火发展起了金银花产业。

  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湖北金鹰农业公司实施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种植、采摘,加工生产医药级、食品级金银花系列产品。

  金花银花金银花,湖北金鹰农业公司立足小村、融入小村,做成了大事业;平原村从“面对面”到“肩并肩”,掀起了种植的热潮。

  然而,2014年金银花市场发生突变。次年春,湖北金鹰农业公司放弃了金银花,发展野菊花,以及天冬、枳壳、吴茱萸、雷公藤等其他中药材。

  从金银花到野菊花,在平原村这处“老巢”,湖北金鹰农业公司不光把野菊花种植、加工等做得风生水起,且在野菊花育苗上独树一帜。

  在湖北金鹰农业公司“电扇吹得呼呼响”的苗圃科研基地,来自全国各地100多种野菊花种苗在这里播种、扦插、培育……

  因为,他们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制药原料供应(GAP)基地工作站,就经常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专家“光临惠顾”。

  从野菊花种源供应到规范种植,再到采收加工销售,湖北金鹰农业公司推出的“阳新野菊花”“阳新雷公藤”获得湖北省地方标准修订权。“阳新野菊花”正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村企共建带动了校企共建、企企共建,“风中一朵野菊花”正在平原村播种、生根、发芽、开花、飘香……

  去年,该公司生产干野菊花312吨,预计今年可产1600吨;支付劳务费用3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种植户120多户。

  一花引来百花开

  9月28日下午,大地暑气未消。平原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杂柑基地,合作社理事长石裕黄带着务工的村民除草、翻土。

  合作社种有900多亩油茶、野菊花、金银花、杂柑。“光杂柑基地就带动了10多个村民就业,一年支付劳务费10多万元。”石裕黄说。

  与此同时,在平原村高通电子厂,村民王梅香正聚精会神夹起细小的电子零件,安装在芯片上。

  49岁的王梅香是一名留守妇女,在家照看读初中的儿子。在电子厂上班前,她在镇上打两份工,上午帮人做包子,下午帮人卖奶粉。

  跑来跑去,很是辛苦!一年前,村里引进高通电子,王梅香经过简单培训就上班了。“一个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钱,不出远门务工,能照顾家庭,比镇上务工强。”王梅香说。

  “不让一个农户掉队。”平原村跟湖北金鹰农业公司无缝对接,组织376个农户建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药材、油茶、苗木种植、禽畜养殖和农产品加工。

  从“接力跑”到“并排跑”,平原村依托大企业巩固群众增收成果,依托产业基地发展集体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个体经济。

  村民石夏明流转土地100多亩,建设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基地培育的桂花、茶花、黄玉兰、红叶石楠等树种畅销周边市场。

  村民朱纯义当过组长、务过工。2018年返乡与村民向青等人组建苎麻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苎麻200多亩,生产“两季麻”,带动88个农户。

  产业兴、百业兴。村支部书记朱彦告诉记者,当前,村级集体年收入达到16万元。拥有种植、养殖、加工等个体大户100多家,带动800多人就业。村里的生态农业合作社将这些出产的茶油、鸡蛋、土猪肉、油面等农副产品统一收购起来,注册“平原村”商标,通过网络平台,实行“线上”交易。

  平原村,不平凡。目前,平原村开发“平原村”牌农副产品16个,加上附近村庄的农副产品共有60多个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生活像花儿一样

  乡村振兴,文化惠民。

  这些天,湖北金鹰农业公司正在紧张筹办第二届野菊花节。周兴财认为,举办野菊花节既展示企业的形象,又惠及民生,引领文明乡风。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些年,平原村以党建为引领,用党建“绣花针”穿起乡村振兴“千条线”,把“民生之盼”转化为“民生之变”。

  村党支部从提升干部素质入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打造服务型村“两委”班子,奋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修环村公路、疏门前港、建移民新村、实施天然气、太阳能、光纤进户工程;建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通“村村响”。

  在白浪山下的油茶基地,村民马春莲说起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坡上到处都是草,现在这里种上了中药材,荒山绿化了、门前港的水也清了!”

  平原村还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雕塑、法治漫画雕刻、法治宣传展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民主管理。

  订村规民约、建贤达理事会、举办文化节,平原村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媳、好夫妻等评选。

  如今,平原村建成了省级文明村、国家森林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科普示范村等。连续多年实现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上访事件发生。

  走进村民朱纯荣的木包装箱厂,电锯发出的切割声急促而不乱,七八名工人们正在有序忙碌着。前些年,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朱纯荣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6年,朱纯荣承包了一家木包装箱厂,开始了艰苦创业。如今,木包装箱厂的产品走向了市场,生产经营走上了正轨。朱纯荣家里的收入有稳定的保障,不光盖起新楼房,还扩大了企业再生产。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他扳着指头,高兴地说:“光纤进了户、燃气进了户,收入有保障、看病有医保、娱乐有场所,现在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灿烂。”

  花是一个村,村像一朵花。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从生态优势到产业优势、从全域秀美到风尚文明,平原村聚焦共同富裕,用美丽乡村的生态底色描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成色。(黄石日报 记者 高国专 梁坚义 陆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