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战疫心理援助”助300余人度过心理危机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黄石文明网

  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场黑色风暴,把人们卷入深深的恐惧、焦虑和失控感中。作为黄石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工作中一支特殊的抗疫部队,“战疫心理援助”咨询师团队,56天来每天24小时热线值守,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手段,共同抵御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袭。

  虽然黄石已持续多日病例零新增,但心理防疫的脚步无法停止。因为,真正严重的心理问题将出现在疫情结束之后。“战疫心理援助”团队正积极部署,准备迎接下一场更为重要的心理战“疫”。

  56天助300多人度过心理危机

  1月底,疫情爆发后,黄石市妇联携合心心理服务中心、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东楚晚报,第一时间发起“战疫心理援助”公益活动。随后,16位心理咨询师全身心投入一场紧张的心理救援持久战。1月27日至3月22日,14部专线24小时值守,56天来,团队通过电话、微信接访求助者300余人。

  救援对象基本实现全覆盖,包括一级人群:新冠肺炎患者、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二级人群: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发热人群;三级人群:患者及医务人员家属、参与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人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四级人群:易感人群(收银员、配送人员、老年人、孕产妇等);群众(居民、学生、家长等)。据统计,求助者中未成年占8% ,35岁以下占33%,35岁以上占59%。男女比例为1:15。

  黄石市心协副秘书长黎燕称,普通群众求助者约占80%,说明民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主动求助的意识有所增强。

  残酷的心理测试和可贵的生命教育

  “战疫心理援助”热线就像一支温度计,每个阶段求助的焦点根据疫情发展走向不断发生变化,透过求助内容,能看到社会情绪在不同阶段的转变。

  咨询师刘秀介绍,疫情初期,咨询师们接到的电话,大多来自个体的焦虑、恐慌,多伴失眠、多梦、心慌、食欲不振等躯体化症状。“人们沉浸在确诊人数激增、就医条件不足等负面消息中,反复测量体温,稍有不适,就怀疑被感染,在心理学上称为‘疑病症’。”

  疫情中期,随着政府协调和统筹力度的增强,防控形势趋于平稳,公众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来电以长期关在家里憋闷,引发家庭矛盾冲突为主。其中以两性关系、中年人与父母、亲子关系矛盾冲突较多。咨询师蒋志燕说,“很多家庭潜在的问题通过疫情被放大了,这次疫情提醒公众要思考夫妻间应该如何非暴力沟通? 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则反映出,家长们的焦虑里夹杂着过度欲望,希望孩子朝着符合自己的方向成长,家长们不知如何倾听和接纳孩子,在养育过程中缺乏思考等问题。”

  疫情后期,求助则以职场焦虑较多,民众对工作、生存、金钱收入方面的压力较大,焦虑情绪明显。

  咨询师胡轶认为,传染性群体事件与个体事件、自然灾害之间重要的区别在于大众的受害者心态,心理援助帮助大众从心理困扰中走出来,理性面对当下,是变危机为转机的重要转身。

  “这次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状态,但它不仅激发了全民的生命潜力,锤炼了全民的生命韧性,也是一次残酷的心理测试和可贵的生命教育。”胡轶同时指出,这次疫情对心理学界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暴风眼里的心理急救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一线医务人员是曾经跟病毒朝夕相处的两大人群。大冶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柯琳红,是距离这个群体最近的心理咨询师。

  柯琳红告诉记者,患者早期以焦虑、恐慌、无力感、担心转为重症的恐惧为主;中期主要出现害怕孤单、失眠、多梦、早醒;出院后期,因感受到歧视而难过、愤怒较为常见,少数因不能尽快入职,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加大而引起抑郁和无力感。

  “除了患者,最应该受到呵护的是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柯琳红说,早期在战前动员和职业责任感、使命感的激励下,医务人员更多处在一种比较亢奋的应激状态,情绪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明显。少数人会以身体的症状表现出来,如无原因的低烧、咳嗽、失眠等;中期因媒体报道武汉医务人员被感染和去世的消息,会有恐慌、担心和悲伤的情绪,表现最明显的是失眠、多梦、早醒和无力感;后期的情绪问题较少,少数人出现抑郁和无力感。

  “大部分人在灾难中受到的心理创伤是可以自愈的,作为心理援助人员,我们其实不需要做太多的干预,只要专注聆听、同理求助者,做好支持和陪伴就可以了。”柯琳红表示,让他们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守在线上,愿意倾听、支持和陪伴他们所受的苦,对求助者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和稳定的力量,“当一个人能够稳定下来的时候,他内在的智慧自然就会出来。心理危机干预实际是帮助求助者把焦虑降下来,拉回到理性思考的状态。”

  奔赴下一场更重要的心理战“疫”

  由新冠肺炎病毒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考验的是整个社会应对危机事件的联动和心理免疫力。

  令人欣慰的是,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极为重视这场心理抗疫,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建立心理援助通道,为需要帮助的民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让公众情绪的释放有了出口。

  “前期的心理援助工作效果显著,令人欣慰,但我们不能松懈,也无法停下脚步。”22日,市心协会长魏源提出,真正严重的心理问题将出现在疫情结束之后。

  魏源解释,灾难事件是一个巨大的外在诱因,它会激发出部分个体压抑到潜意识深处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创伤。疫情过去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仍陷于痛苦、恐惧、抑郁的状态无法自愈。因个人对灾难事件的反应时间有所差异,部分一线工作人员因为防御机制、否认回避等,心理问题还没有发作,大概会在3个月至半年后慢慢显现出来。

  “黄石市防控指挥部已下发最新的心理疏导工作指示精神,我们正在积极部署,准备奔赴下一场更为重要的心理战疫!”魏源说。(东楚晚报记者 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