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要闻

建设“六大”黄石 加速城市转型

发布时间:2018-01-16  来源:黄石日报

  15日,全市经济工作暨旅游改革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就今年全市的经济工作和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8家单位进行发言。

  一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赶超发展战略,经济运行跨过谷底实现反转;新的一年,我市将围绕建设富强创新大城文明美丽幸福黄石,加速推进城市转型,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湖北省重要区域性增长极打下坚实基础。

  新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大会发言单位表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大冶市:加速转型升级 实现“双高”发展 

  2017年,大冶市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从上年83位进位至79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食品安全城市、湖北省旅游强市。被授予“千年古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全年共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6个,建成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4个。招商引资全年新签约工业项目60个、生态项目1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2个。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45亿元,增速146.49%。

  今年大冶市将聚焦聚力项目达产达效,重点力促劲牌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税收过30亿元;汉龙汽车年产整车8万辆以上、产值过100亿元、税收过10亿元。推动武汉重冶、东贝铸造、艾博科技等2017年重点技改项目达产达效,启动实施新冶特钢等30个重点技改项目。推动华力科技、楚天香妆、博天环保等90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力促6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聚焦聚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速形成以汉龙汽车为代表的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劲牌公司为代表的产值过500亿元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博天环保为代表的产值过100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融通高科为代表的产值过1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个。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发展全域旅游,重点推进青铜小镇、芳香小镇、古建小镇、石雕小镇、养老小镇和保安湖生态新区建设,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生态文化旅游新区、健康养生养老新城”。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绿色发展。聚焦聚力改革创新,抢抓大冶湖国家级高新区获批机遇,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发展平台。

  阳新县:发展红色旅游 助推脱贫攻坚 

  阳新将抢抓国家及省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契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壮大红色旅游及相关产业,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品质,让红色旅游成为凝心聚力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成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加快全市旅游业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规划引领,对全县红色革命遗存现状进行一次大普查,结合阳新实际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软硬兼施,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标准,以龙港革命旧址群、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为龙头,对全县红色旅游景区进行改造提质,依托红色资源“宝库”,全方位、多角度讲好红色故事,实施红色旅游“十个一”工程,即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挂牌一批红色教育基地,修缮一批红色革命遗址,整理一批红色人物歌谣,策划一部红色主题电影,创作一批红色经典戏剧,拍摄一部红色旅游宣传片,开发一批红色系列美食及旅游商品,举办一次红色旅游巡礼采风,培训规范一批红色导游及解说人员。坚持融合发展,采取“红色旅游”模式,把发展红色旅游和脱贫攻坚奔小康结合起来,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融合起来,引导带动群众发展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商贸物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配套服务,确保52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在财政投入、硬件改造、文物保护、用地安排、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红色旅游投融资机制,全面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步伐。

  铁山区:打造精致城区 发展全域旅游 

  今年,铁山区将努力打造精致特色城区,全面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高点谋划抓创建,努力打造以光谷东高端工模具产业园—主城区“燃情岁月”文旅城—东部“金属小镇”体验区为主轴的金色记忆矿冶文化旅游带;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主体,覆盖熊家境、东方山的黄石首个5A级景区;以主城区为载体的城旅融合发展区;以大冶铁矿采矿区为核心的矿旅融合发展区;以熊家境、龙衢大湾为重点的农旅融合发展区;以山地运动及文化旅游基地等为依托的工旅融合发展区,全面构建“一带一核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全力做好“旅游+”文章。高位推动抓创建,将2018年作为全域旅游攻坚之年,建立旅游项目共审、旅游投资风险共担、旅游规划共谋、旅游标准共制、旅游文明共创、旅游人才共培、旅游工作同考等机制。高标建设抓创建,按照“一区、七街、三园、五节点”规划,推进老城区旧城改造,努力打造怀旧特色城区;按照“主攻大通道、拉通网络路、对接边际路、建好客运站”的思路,推动一批通景道路和内外客运站建设,开通旅游小火车、旅游公交车和景区电瓶车,同步建设休憩场所、游步道、观景平台,完善道路标识,做好道路绿化美化,打造特色交通;推进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星级酒店、农家乐、特色影院、磁铁部落、轮滑基地等项目建设。高质配套抓创建,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等环保设施;建设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工商所等联合执法机构,打造“1N”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建立铁山旅游数据中心,策划举办熊家境年货节、龙衢湾糍粑节、国家级登山、气排球、轮滑比赛等一批贯穿全年的常态化节庆活动,全力办好槐花节等特色品牌活动,提升铁山全域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开发区:舞活招商龙头 聚力项目建设 

  今年,开发区将奋力打造黄石工业赶超发展的主脊梁、改革创新的集聚区、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力争招商签约合同总投资500亿元;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45个;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0个;新开工工业项目25个;新投产项目2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坚持招商主抓手,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互联网+”、餐饮住宿、康养生活等服务业;打好中介招商、大使招商、以商招商“组合拳”,精准选择基金招商、科技招商、重资产招商等方式,加快推进伟创力线路板、国能新能源汽车、奥克斯空调等总投资420亿元的14个项目重点跟踪洽谈签约。

  坚持项目主支撑,推进易成产业园、三讯动力、磁海传动、台光电子等总投资183亿元的14个项目早日开工;加快推进海盈新能源、合力新材料、爱一城传感器、诺凯鸿光学科技等总投资190亿元的20个在建项目早日投产,为重大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坚持园区主阵地,规划建设章山新材料产业园、太子临港产业园、大冶湖南岸航空产业园,谋划临港、临空经济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完成四连山工业平台“九通一平”2500亩。在四连山工业平台、黄石一中西侧、圣明路西侧黄金城、李家坊隧道出口东侧等区域,定点规划建设一批邻里中心、青年之家网点、商住网点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定点建设一批公交站点,开通一批公交线路。

  坚持创新主引擎,引进“双创”人才,开展“楚才回家”、“千人专家黄石行”等活动,力争引进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人才5人,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200人,引进科技型项目30个。以黄金山“梦想小镇”为载体,高标准建设孵化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PCB研发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加快设备、工艺、技术改造,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全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力争全年实施重大技改项目57个。

  华新:推进环保转型 建设复兴基地 

  今年,华新将认真贯彻工业强市赶超发展战略和退城入园重大决策部署,抓紧推进华新黄石退城入园暨百年复兴基地项目建设。

  目前华新在水泥窑协同处置领域已拥有80余项专利、15类危废处置经营许可证,处置技术、规模和效率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全国运行和在建的环保工厂共计25家,年处置废弃物能力超过500万吨。2018年,华新在环保转型方面重点加快推进长山口、十堰项目建设,并按计划推进秭归、云阳项目建设。海外发展方面,华新在海外已投产的塔吉克亚湾、胡占德和柬埔寨卓雷丁三家工厂,2018年,华新在海外发展方面规划“122”目标,即1个项目开工、2个项目签约、2个项目储备。

  今年华新将抓紧推进华新黄石公司退城入园暨百年复兴基地项目建设,计划在2019年底前停产华新黄石分公司现有2条旋窑,以减量置换方式在阳新县富池镇循环产业园建设全球先进的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和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计划今年4月份开工,2019年底投产。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4亿元,利税6亿元。计划在2019年底前停产华新装备公司现有生产线,在开发区实施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园项目,项目计划今年二季度开工,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6亿元。

  新港:建好多式联运 扩大开放平台 

  去年,黄石新港1-9#泊位及后方陆域基本建成投产,于去年8月底开通了外轮直航、江海直达和长江内支线固定班轮,实现了铁路进港铁水无缝衔接。黄石新港目前已经具备约4000万吨、20万标箱吞吐能力,初步形成集散货、件杂和集装箱业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港区。

  今年黄石新港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快推进棋盘洲港区二期工程、多式联运散货装车线以及与有色、宝钢等企业合资码头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快黄石新港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设进度;同时充分利用黄石港一类开放口岸的优势,积极申报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等口岸资质,完善口岸服务功能,提高通关效率。

  开通多式联运线路,充分利用黄石市辖区300多公里城区铁路专线,发展服务工业企业的“港到门”短途铁水联运。加强与湘江、汉江等长江支流港口的合作,拓展水水中转业务,辐射汉中平原及湘江两岸。全面实施“西进、东出、北上、南下”战略,开通到川渝地区、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长途多式联运线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黄石新港辐射范围,推动黄石新港由节点港向枢纽港转型。与武汉港共同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建设扩大开放平台,以黄石新港为核心,以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多式联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商贸物流为先导,整合公路、铁路、港口、现代物流园等物流资源以及口岸、保税等服务要素,建设扩大开放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港口的快速聚集和流通,提高黄石的产业吸附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市经信委:坚持工业强市 开启赶超发展 

  以奋力赶超为目标,围绕“四个倍增”、“四个提升”,力争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在全省排位前移,比“十二五”末上升1-2位,工业质效等主要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巩固各县(市)区、开发区比学赶超良好局面,支持对标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在全国、全省、全市争先创优。

  以百企技改工程为重点,支持企业二次创业,加快推进铜材、特种钢材、普材、管材、铝材、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冶钢三大技改工程、华新百年复兴基地、大冶有色40万吨电解铜、劲牌30万吨健康白酒、宝钢120万吨彩涂镀锌薄板、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箔、武汉重冶、华鑫实业、新兴管业、三环离合器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建设步伐,完成技改投资150亿元以上,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新传统工业基地。

  以“一号工程”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手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强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终端产品和龙头企业招大引强,继续组织实施工业项目攻坚行动,为突破性发展新兴产业构建脊梁。

  以隐形冠军培育为重点,加大优势产业的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培育力度,对位列全国全省的“隐形冠军”企业和近年内有望成长为“隐形冠军”的企业分类梳理、综合排名,重点培育和扶持50家隐形冠军企业。引导资产重组、基金投资、上市融资、技术转让、营销合作,加强银企对接、院所对接,优先支持隐形冠军企业。

  以特色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各县(市)区、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退城入园和模具钢企业整合入园,加快现有工业园区的扩容,推动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以要素保障为重点,做好“双千”工作,加强人才用工、园区用地、资金资本、物流运输、技术研发、标准质量、环保节能以及水、电、气、热等全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服务保障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系改革、工业考核机制、调度机制和奖补政策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抓好现有降成本政策落地,新组建一批特色产业研究院、产品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市旅发委:突出工作重点 发展工业旅游 

  黄石不仅有优美的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红色和宗教旅游资源,更有世界级的工业旅游资源。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工业城市”的总目标,把“工业旅游”作为我市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带动黄石生态康养游、科普研学游、红色游和乡村游的全面发展;将工业旅游作为“点燃”黄石全域旅游发展的火花,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会展、林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黄石旅游和各产业规模,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助推城市绿色转型。

  大力整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遗址、汉冶萍煤铁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矿冶工业遗址,精心策划工业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对标《全国工业旅游发展纲要》、《湖北省工业旅游景区(点)评定标准》等创建服务标准,制定《黄石市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要求》,每年集中精力重点打造1-2个特色工业旅游项目。积极发展以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重点的旅游工业;大力支持工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观光工厂,开发旅游体验产品和服务,争创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和省级工业旅游景区;2018年,开通黄石工业旅游专列,并实现市场化长期运营;引导全市旅游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策划、包装一批优质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项目,紧盯港中旅、中青旅等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集团,推动其在黄石投资有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组建重点旅游项目服务专班,为东钢工业旧址文化产业园、铜绿山青铜小镇、东方琉璃佛塔等重点项目提供服务;全面提升3A及以上旅游景区建设,支持田园综合体、旅游风情小镇、主题公园、特色旅游街区等旅游新业态发展。

  完善基础配套,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置旅游咨询、集散服务;完善黄石旅游景区节点公路路网建设;开展旅游厕所革命,2018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50座以上;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成立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吸引高端旅游策划、经营管理人才、金牌导游人才等来黄就业创业;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包装,积极主动融入长江旅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