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黄石

黄石九旬老人用画笔展示“伟大战士”一生

发布时间:2019-01-11  来源:

  最近阴雨绵绵、寒意逼人,但是下陆区西花苑社区二楼活动室里却格外热闹,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这里正在举办一场个人书画展,而书画展的主人正是胡舫。他曾是国内第一位画邱少云的人,作品曾被当做小学语文课本的插图;他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然笔耕不辍,书写出19米的甲骨文长卷。
  九幅组图
  展示英雄一生
  1月9日,东楚晚报记者来到西花苑社区,二楼的活动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作品,有水墨画,有书法,还有拓画,大约有86幅作品。
  记者看到,有庆祝神舟七号飞天的,有画朝鲜支前模范金达莱和石吉荣的,还有很多关于风景、人物和花鸟的。
  其中一幅长卷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是用9幅组画拼接一起,从小时候当放牛娃,到被抓去当壮丁,再到参加革命队伍,之后跨过鸭绿江到朝鲜战场,一直到壮烈牺牲,完整地展示了伟大战士邱少云的一生。
  在作品前面有文字介绍道,邱少云幼时丧父母,13岁给地主打工,17岁被拉去当壮丁,解放后参军入伍,之后奔赴朝鲜战场,三次申请上前线,潜伏一昼夜夺取三九一高地。美军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
  “其实,我画了很多邱少云的作品,但是有些被拿走了,有些搬家时弄丢了,这几幅是从我的底稿里整理出来的,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胡舫介绍道。
  同在一个师
  第一次画邱少云
  为何能有机会画邱少云?胡舫跟东楚晚报记者道出了其中的故事,原来他参军时曾和邱少云是一个师。
  “虽然和邱少云一个师,但由于自己在师部文工队,所以此前并不认识邱少云。1953年元旦期间,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师里要开庆功大会,因为我们志愿军29师出了一位大英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所以这次庆功会比较隆重。”胡舫回忆道。
  1952年12月中旬,师宣传科就把申报邱少云特等功的材料给了他,要他用组画的形式画出来,让全师上下都向邱少云这种为整体为胜利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
  胡舫接受任务后仔细分析研读材料。邱少云是29师87团三营九连三班的战士,1952年10月12日10时左右,敌人向潜伏391高地南峰东南侧后的潜伏区盲目射击,打的燃烧弹将茅草引燃,瞬间火势扩大,邱少云被燃着了,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一动未动,一声没吭,直到光荣牺牲。
  “这种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我深深感动,我决心画好它。”于是,胡舫到九连三班去采访,了解到邱少云生前的一些情况。他是四川人,中等身材,圆圆的脸,生性调皮活泼。开始留他到后勤喂马,他想不通,硬是哭着要求上前线,直到潜伏出发时营里才同意他编入潜伏队,他高兴得抱着班长哭起来。根据这些材料他开始构思,因为没有邱少云的相片,只好凭着同志们的描述来塑造他。
  “当时绘画条件比较困难,没有排笔,我用竹片削成竹笔来画。没有颜料,我到卫生员那里要了些红汞当红色颜料,紫药水当紫色颜料,核黄素片化水当黄色颜料,加上蓝墨水、墨汁,基本就具备画画的条件了。我一口气画了八幅:请战、思想不通、我要上前线、出发、潜伏、着火、牺牲、夺取391高地的胜利。在庆功会会场左侧,挂满了半边墙壁,为庆功会增添了不少隆重气氛,吸引了不少功臣、领导参观,师首长看后非常满意。这是我第一次画邱少云烈士。”
  又两次受命
  画“伟大战士”邱少云
  胡舫说:“第二次画邱少云烈士是在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邱少云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并追认为一级战斗英雄时,又值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贵州省代表团来我师慰问,随团来的有邱少云的哥哥邱少富和弟弟邱少华两人。因邱少华很像邱少云,师里要我根据邱少华同志的相片来画邱少云。我在原来八幅的基础上,又加了二幅:一幅是邱少云替地主放牛抵债,二幅是邱少云被抓壮丁,共十幅。这次条件比较好了,用厚磅纸画成了水彩画,比上次漂亮多了,效果也好,也是在欢迎慰问团的会场上挂了半壁墙,展出后得到了《志愿军报》采访记者的好评,并拍成照片带走了。”
  1958年底,师里要组织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胡舫又从炮兵323团调回师部。因武汉军区点名要邱少云的组画,于是他又第三次画英雄邱少云。
  这次发挥了国画的技法,在原来十幅基础上,又加了个刊头,以烈火为背景,画了邱少云头像的特写。邱少云烈士在苍松翠柏的映照下,在火光中升华,愈加光辉闪耀,给读者更强的视角冲击力。1959年“五一”节在武汉文化俱乐部《武汉军区战士画展》上展出,被评为优秀创作奖并选送北京全军第二届美展,曾被《战斗报》《战士生活》和《解放军报》首批选用,成为国内第一位画邱少云的画家。
  随后,国内一些出版物纷纷转载。于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宣传画定格了一种时代精神,走进全国人民的心中。
  儿女总动员
  一起办好书画展
  胡舫,1929年10月生于贵州遵义市四方井,幼年受二伯胡楚渔的影响,酷爱画画,曾拜画家魏西云为师。
  1954年5月,胡舫从朝鲜战场上凯旋回国。回国后,他应邀参加了武汉军区组织的《建国十周年》美术创作活动。1960年,正在部队热情创作的胡舫接到师部通知,地方需要一批艺术人才,他将作为艺术人才输送到地方。当时,省冶金厅为铜绿山矿二次上马在部队招募人才,他和另外13名文职人员被选中,就这样转业来到了铜绿山矿。在铜绿山矿,胡舫一待就是几十年,一直到自己退休为止。
  1990年,胡舫退休后,离开了在矿山工作的四个孩子,于1999年回到贵州遵义市定居。在遵义期间,他继续自己的创作,除了与幸存的36名战友一起,共同出版了一本《战地回忆录》(上、下册),还画了很多作品,其中有一幅5米长的《遵义老城》画卷,记录了当时遵义城的繁荣景象。
  最近几年,胡舫又潜心写字,隶书、行书、楷书和小篆都有涉及,还专门学习了罗振玉和徐无闻两人的古文研究成果,抄写了一幅长达19米的甲骨文长卷《甲骨集对》。
  “这是父亲第三次举办个人书画展,之前在遵义和深圳分别举办过,但是一直没有在生活了几十年的黄石举办过,为此父亲一直有个心愿,想在有生之年回到第二故乡办次书画展。”胡舫的大儿子胡钢对东楚晚报记者说。
  为了帮父亲圆梦,四个子女忙前忙后,帮着整理作品、布置画展,西花苑社区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画展从8日开始持续到10日,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慕名前来观看。
  当天,不少大冶有色的同事前来观展。胡舫的老同事陈军看了之后感叹不已:“画得好,不简单,我们要向他学习!”“年轻的时候是战士,年老时仍然是战士,年轻时保家卫国,年老时为繁荣社区文化事业做贡献。”西花苑社区书记周亦梅点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