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黄石

阳新采茶戏闪耀京城

发布时间:2018-07-25  来源:黄石日报

  阳新采茶戏,这回露了个大脸!

  17日到18日晚,位于北京市的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座无虚席,大型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让首都观众不仅沉迷剧中,有板有眼学起了阳新腔,更引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省文化厅和国内顶尖专家高度赞扬——国内384个剧团,黄石市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不愧为“天下独一团”!

  花开一朵,再表一枝。

  阳新布贴,也在这次表演中得到了精彩呈现。

  阳新是全国有名的“戏窝子”,也是地方文化多元发展的大舞台,作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两大国家级非遗文化品牌的强力带动下,阳新文化事业交融发展,既丰富了百万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树立了极强的地方文化自信。

  这朵“山茶花”,香飘北京城 

  18日晚7时30分,北京市,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

  幕起,灯光洒落。

  当龙港“布贴女”秋莲攥着乌黑油亮的大辫子,俏生生站在舞台中央,一句“夜更澜,龙港静,少呀行人……”台下上千观众“穿越”到了1934年。

  其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阳新县龙港镇处在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一道与反动派斗智斗勇的困难时期。

  心灵手巧的秋莲,利用缝绣阳新布贴“年年有余”传递情报,在营救游击队政委的过程中,迅速成长为主动参与革命、英勇牺牲的优秀革命战士。

  当秋莲被反动派抓住刑讯逼供,倒地挣扎着艰难发出呐喊: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在场不少观众泛起了泪花,纷纷跟唱,鼓励她站起来。

  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真切感人的情愫,让一位老人热泪盈眶。她叫王晓虹,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她的父亲,正是从阳新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军王平。

  “这部戏,我仿佛看到了父亲从这片红土地走出的身影。”她感慨万千。

  当年,王平将军跟随彭德怀、毛泽东参加革命,身先士卒指挥部队浴血奋战,无数次击退敌人进攻,历经艰辛建立了新中国,让家乡群众过上年年有余的好日子。

  一出戏,近两个小时。当大幕落下,所有演职人员上台谢幕,催人奋进的主题曲中,北京的“戏迷”们久久不愿离去。

  “如痴如醉,满脑子都是戏的回声。”张鸿辉,这个在北京打拼多年的龙港人,看到家乡戏在北京如此受欢迎,激动难言——“我骄傲,我是龙港人,我来自革命烈士县阳新,欢迎大家到美丽的阳新做客!”

  演出结束后,一场高规格的研讨会随即举行。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省文化厅、市委宣传部以及国内行业顶尖专家济济一堂,不吝赞美之辞。

  “好,是真好!”北京演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著名音乐家王亚勋竖起了大拇指——想不到阳新这个县级小剧团演绎出了大品质的作品;

  中国戏剧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姜梧桐说:“作为全国基层院团的代表作品,《龙港秋夜》各方面品质上佳!”;

  “这是一部非常入心的民族歌舞剧!”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非遗博士景俊美衷心赞美;

  省文化厅副厅长严荣利认为,这部戏充分展现了湖北省的文化软实力;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勇政说,在文化作品“双为方针”政策引领下,阳新采茶戏出了不少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人民的精品,极大绽放出采茶戏这颗明珠的艺术生命力,履行了中国文化人的责任担当……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盛赞该剧大气磅礴、充满爱党爱国情怀,并为阳新采茶戏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为基层戏曲院团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这朵“山茶花”,开了好多年 

  驻守鄂东南大门的阳新,素有“戏窝子”美誉。

  地处吴头楚尾的阳新县,三面被幕阜山系环绕,东北面被长江包围,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口袋形”盆地。

  富水河从阳新县中部穿流入江,境内河湖密布,峰峦叠翠,孕育了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

  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得阳新长期成为鄂东南区域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并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地形的相对封闭,也使得许多源于古代祭祀、社火、婚俗的民间文化活动,至今仍在阳新境内流传。

  其中,已有文字整理的就有枫林车灯、哦嗬腔渔鼓、祀稷锣鼓、阳新小曲、龙港道情、划旱船、板凳龙、打花棍、接大王、吴王庙会和古代婚俗“打喜”等。

  这些丰富多彩、特色古朴的民间文艺形式,为阳新古代乡土戏曲的发展和明清采茶戏的形成和流传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阳新采茶戏源于“茶歌”,经由黄梅采茶戏与阳新当地“花灯戏”结合流变而成,从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至今,富川大地上仍流传《姑嫂采茶》、《四季采茶》、道乐《献茶歌》、婚俗《打喜茶歌》等多种茶歌。

  有民谚云:“阳新龙燕,四十八郾,抱起枕头一撂肩,茶戏爱看一夜天。”

  受此浸染,清末民初,从这里走出了著名的汉剧大师朱洪寿,而朱洪寿与汉剧又反过来对阳新采茶戏产生了深刻影响。

  《阳新县志》记载:“晚清时期,境内流行采茶戏与汉戏,有戏班200余个,艺人2700余人。南乡采茶戏有‘半班’、‘三凑班’近100余个,知名艺人有陈新岩、李盛满、李殿才、陈世锡、徐世怀等;北乡采茶戏,亦称‘东路高腔’,有100余个‘半班’、‘三凑班’。”

  新中国成立后,阳新采茶戏受到了湖北省、地、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当地政府的长期大力支持下,阳新采茶剧团盛况空前。

  1965年底,由李家高、俞畅识等近50名演职人员组成了阳新县采茶剧团,阳新采茶戏也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指定为湖北优先支持发展的地方剧种。

  1974年,毛泽东在武汉观看了阳新采茶剧团的移植剧《平原作战》选段和《杜鹃山》选段的电视实况演出;

  1976年,王平将军同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一同观看了采茶戏《园丁之歌》。演出结束后上台亲切接见演员……

  近年来,阳新采茶戏获得可喜发展,除了在各项大赛中屡屡获奖以外,更被媒体喻为“芬芳质朴的山茶花”。

  2008年,阳新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阳新采茶戏《对花调》、《选亲》代表黄石优秀民间艺术在上海世博会闪耀亮相;

  2011年,阳新采茶戏《绣出幸福吉祥来》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同年,湖北省首届阳新采茶戏艺术节盛大举行;2012年,“阳新采茶戏传承艺术学校”挂牌成立。同年,“富川大舞台”建成;

  2013年,《阳新采茶戏音乐集成》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仅解决了制度问题,更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环境,让阳新采茶戏在新时期轻装上阵,步入全新发展时期。

  这朵“山茶花”,引得百花艳 

  费丽君是阳新县唯一一个国家一级采茶戏演员。

  作为采茶戏的“麦田守望者”和“老戏骨”,30多年为采茶戏奔走鼓呼,她终于迎来了阳新采茶戏发展的春天。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阳新文艺市场兴起流行音乐和现代剧,传统采茶戏被冲刷得七零八落,年轻人都去听现代歌,跳霹雳舞,对于长袖大褂的传统戏剧嗤之以鼻。

  而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唱戏收入远低于打工收入,阳新采茶戏遭遇“戏曲寒冬”。

  费丽君犹记得,30多年来,剧团招了好几拨演员,每次招30来人,最多留下五六个。“当时排戏条件很艰苦,从刚开始每个月几十块钱工资,涨到几百块钱,演员生活难以为继,更遑论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了。”

  经济要繁荣,文化先搭台。

  在市、县两级政府的重视下,阳新采茶戏不断破除藩篱,不断转型,一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振兴乡村文化;一边主动与现代剧接轨,迎合年轻受众口味,讴歌党、讴歌先进、讴歌群众,推陈出新,谱写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传统戏曲焕发了新的活力。

  阳新采茶戏不仅送戏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还走进了学校,搬上了课堂。

  湖北师范大学和湖北理工学院均开设了阳新采茶戏课堂;在阳新,采茶戏传承基地开进了学校,有望在全县范围的学校里推广。

  采茶戏在蝶变。从传统的“茶歌”到融入阳新发展脚步,用自己的声音为阳新繁荣作出特有的贡献。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陈兴旺说,阳新是红色文化的摇篮,阳新采茶戏非常完美地将可歌可泣的阳新革命史搬上戏剧舞台,代入感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龙港秋夜》编剧施永驷说,阳新布贴是阳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阳新布贴与采茶戏结合,最终让这个传奇接上了强烈的“地气”;

  阳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素琴说,近几年来,在文化阵地上,阳新采茶戏在“共圆中国梦”上作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有目共睹,还擦亮了阳新的文化品牌,极大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

  一花引得百花艳。在各级政府关怀重视下,阳新采茶戏带动了阳新本土文化共同繁荣——

  阳新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革命文化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室、文化礼堂等一大批文化公共场馆兴建起来,让普通群众不仅感受享受到了文艺改革红利,更汲取到知识的力量;

  “戏曲季、进基层”、“阳新县新春文化节民俗展演”、“非遗民俗展示”、“雉域之春—阳新县正月十五闹元宵广场民俗文化活动”、“富川大舞台”、“新春文化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蓬勃开展;

  龙港镇等14个镇区各级文物保护得到高度重视;阳新布贴、“富池三月三庙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惠民经济从中衍生,文化和旅游渐渐融合。

  以阳新采茶戏和阳新布贴为核心的阳新文化,正引得阳新文化百花盛开。在此基础上,阳新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烩”出了一桌“惠民盛宴”,让文化滋润百万群众心灵、净化民风,更是搅活了文化市场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