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黄石

曹树莹:诗歌即生活 展所思所想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东楚晚报

  每天早上,在小区健走一小时后,曹树莹喜欢在小区的休息亭里坐一会儿。微风袭来,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的青草香气,读一首好诗,是他最惬意的时刻。

  62岁的曹树莹一直坚持写诗。他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被《诗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中国诗人》等刊物采用,出版诗集《蓝色的柔波》、《无岸之河》、《巨澜》、《隐逸的火焰》等。

  作品是多年来对生活的沉淀 

  2008年,曹树莹创作《隐逸的火焰》第一部《金色琵琶》,很快诗歌便发表在《长江文艺》上。随后,他相继创作了《银燕》、《铜斧》、《铁流》,发表在《中国作家》、《芳草》上。

  2012年,这四部曲集结在一起,《隐逸的火焰》正式出版。

  “当我们的语词迭入你的语境/我看见昨天满山遍野的萤火/融化了古老而又新鲜的嘴唇”如此精彩的诗句,在曹树莹《隐逸的火焰》里随处可见。而他选用金、银、铜、铁这样的金属元素,跟他的性格和经历都有关系。

  1972年,16岁的曹树莹成为兰州军区的一名侦察兵。“我们那个部队是个英雄部队,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的部队。”跟随部队从咸宁到天门、孝感,再回到甘肃,曹树莹早已具备军人的品质。

  1978年他创作的诗歌《边疆的山》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曹树莹由此成为甘肃地区小有名气的军旅诗人。

  随后,他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成为莫言的师弟,而后留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专业创作员。因家庭原因,2001年转业。“《隐逸的火焰》其实就是我对这么多年生活的所思所想。”曹树莹说。

  用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 

  诗集扉页附有解读提示,其中写道:“诗人从灵魂、自然、社会、人生等几个方面进行隐喻式写作,进行自我追问、自我放逐与自我救赎;诗人通过诗歌的写作方式,系统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与人生境遇,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与幽暗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的娴熟诗艺、狂放不羁的生命激情,以及博大刚劲的人格力量,并且传承了楚辞离骚之风骨与气度。”

  《隐逸的火焰》中每部长诗开头,均引用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精彩诗句,可见这位美国诗人对曹树莹诗歌写作的影响。“史蒂文斯是诗人中的诗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诗人。”业内人士评价,曹树莹的诗歌风格与史蒂文斯的诗歌特质极为相似,极富金属质感与玄学意念,包括诗歌意象的转换技巧与隐喻力量。

  对曹树莹有着极深影响的另一位诗人,便是白居易。“《琵琶行》是我最爱读的一首诗。”曹树莹认为,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琵琶女的身世,也写出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直面。

  “可以说《金色琵琶》的创作思想和《琵琶行》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如今诗歌界门槛太低的现象,曹树莹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此,他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

  最满意的作品还未出现 

  2015年1月,第六届“湖北文学奖(双年奖)”在武汉颁奖,曹树莹凭借诗集《隐逸的火焰》获奖,成为该奖自2001年设立至今,我市首位获此荣誉的作家。

  然而,这本受到普遍赞誉的诗集,曹树莹的自我评价却不是非常满意。

  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曹树莹始终保持着一年创作一篇长诗的节奏。他写诗速度很快,一首诗最多20分钟就能完成。但在这之前思考的时间,却很长。灵感来临,他便用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马上记录下来。

  2013年创作的长诗《飞翔》,是曹树莹目前为止比较满意的作品。去年他又创作出长诗《河流》,目前还没有发表在任何刊物上。

  那他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呢?他笑称,“我最满意的作品,现在还没有出现。”曹树莹相信,未来自己将会写出更加精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