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黄石

大冶七旬农民出版60万字长篇小说

发布时间:2018-03-21  来源:东楚晚报

  78岁的左名慈,是大冶金湖一个普通农民。但他从小痴迷文学,从未停止创作。写诗、作对、写小说,他曾出版过《三人书屋诗联话》(上、中、下)、《金兰集》等诗集。

  2014年,左名慈用3年时间写下60万字长篇小说《文学梦》,书中以自己为原型,以他的经历,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追寻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

  痴迷文学 

  被村里人误认为是“疯子” 

  大冶金湖平原村下畈湾,一个低矮的小平房,这是左名慈的家,取名“三人书屋”。一方书桌是他的创作之地,墙上还挂着一些字画。

  取名“三人书屋”,来源于左名慈自取的三个外号“冶邑老农”“黄电半工”“学海孤客”。“三人书屋”面积不大,却堆满一屋子的书籍,充满文化气息,

  1958年,初中毕业后,17岁的左名慈进入黄石一家企业当工人。然而一年后,因为一场意外工作也丢了。直到1984年平反,左名慈可以恢复工作。考虑到年龄大了,如果去城里,一家老小就没人管了,最后,大女儿顶职去城里上班。

  因为痴迷文学,不老老实实种地,左名慈被村里人认为是“疯子”。“东写西写赚不到一分钱,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或者打点工。”记者在村里走访时,有村民这样说。

  左名慈却笑着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扛着锄头,但左名慈始终没有放下书,没有停下笔。虽然当一辈子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当他对生活仍充满激情,充满文学梦。

  小时候喜欢古代文学,长大后接触外国名著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让给他大开眼界。“最喜欢《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左名慈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路遥和陈忠实,对他们的作品爱不释手。

  一笔一划写稿 

  60万字《文学梦》出版 

  最开始,左名慈尝试写古体诗,成功发表在大冶当地的文学刊物上,让他大受鼓舞。此后,左名慈陆陆续续发表100多首古体诗词。

  1997年,他将自己创作的诗词整理,出版诗集《左名慈诗词联话》(上中下)。后来,他又联合其他诗友,出版诗集《金兰集》。

  左名慈不仅喜欢写诗,也喜欢和金湖当地文化人交流,经常一起吟诗作对。大冶文化界的诗友这样评价,虽然左名慈的诗词不是什么名篇大作,但反应社会生活的正能量和大冶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带动当地诗联文化的发展。

  2014年,左名慈开始着笔,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文学梦》,书中主人公以自己为原型,用自己经历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反应解放后的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冶当地的社会变迁。

  “我喜欢看书,看过之后心神往之,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我想把自己的文学梦写出来。”左名慈说,他不会用电脑,只能一笔一划写出来,再请人打印。

  白天扛锄头种地,夜晚执笔写小说。2017年,左名慈的《文学梦》最终成稿,共计60万字,他反复修改,厚厚的书稿有一尺多高。当年11月,在金湖文联帮助下,左名慈自费10万元,将这部小说印刷出版。

  小说初稿 

  得到湖师大教授指点 

  去年9月,左名慈将《文学梦》初稿送到湖北师范大学,交到石麟教授手中,请他给一些完善意见。花了半个月时间,石麟教授通读这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后,给予较好评价和修改建议。

  在完善意见里,石麟教授从小说创作角度,在人物塑造、叙事结构、语言手法三个方面对《文学梦》进行解读,剖析小说创作的得与失。

  “敬佩左老先生执著的创作精神,主人公曲折离奇的遭遇令人产生阅读兴趣。”石麟教授说,《文学梦》在人物塑造、内心描写、叙事语言都很成功,除了主人公,反派人物的矛盾心理和行为描写非常到位。主人公优点突出也有性格缺陷,反派人物虽坏但内心也有良善因子,这本小说写出了社会生活中“人”的形形色色。

  同时,他也指出书里的不足,一些次要人物塑造略显单一,叙事结构慢、很少掀起高潮,环境、动作、神态、服饰、气氛等方面的描写不够。

  给出完善意见后,石麟教授向左名慈回赠了几本自编的书籍,都是有关小说创作技巧方面的,希望给老人一些帮助。

  “我文化程度不高,只是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写不出有一定思想的艺术作品,只是像记日记一样,将平凡的事情记录下来。”左名慈说,虽然他不懂小说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但他的内心燃烧着火热的文学梦。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情,促使他拿起笔,不断创作。

  这是他的故事,也是姜桥的故事,更是大冶的故事。平原村位于姜桥一带,姜桥是千年古镇,文化传统深厚,左名慈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奉献一点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