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黄石

传承和坚守

发布时间:2016-08-22  来源:黄石文明网

  一种使命,让他们在坚守。一份热爱,让他们在无私付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尽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始终坚守着这一方天地,大家的信念相同: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没了。

  让刺绣一代代传下去

  8月16日,天气炎热。一大早,冒着高温,刘小红去装修场地查看工程进展情况,最近她一直为自己创办的刘小红刺绣艺术馆忙前忙后。

  49岁的刘小红,是大冶刺绣的传承人。12岁的时候,她就跟着年迈的奶奶学习女工。那时候,奶奶是当地有名的“民间绣婆”,很多人家嫁姑娘时,都会请她去帮忙绣一些嫁妆用品。

  那时,刘小红只是把刺绣当作一项业余爱好。1990年,刘小红下岗了。为了赚点家用,每个周末,她就带着十几幅绣好的绣品,来到黄石文化宫门前摆摊,结果引得群众一阵夸赞。

  在此鼓励下,2000年,她在大冶开设了黄石地区首个汉绣工艺馆——刘小红刺绣馆。当时,为了办馆,她连自己的房子都卖了。数十年来的钻研,让她的刺绣手艺日渐精湛。她还首创了“双面打籽绣”和“双面异色异形打籽绣”等刺绣手法。运用双面打籽绣做出来的绣品,比传统的刺绣品立体感更强,像是油画一般逼真。

  一针一线,绣出了别样人生。2009年,刘小红的作品《青花瓷》获得七夕女工铜奖;2010年作品《猫戏花蝶》《花猫》等,参加“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展览”;同年,她又代表湖北汉绣传承人,应邀参加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戏猫》获银奖,使民间刺绣登上艺术殿堂。

  其实,走到现在,刘小红也不是一帆风顺。2016年,她决定开办一个艺术馆,展览个人和民间的珍贵绣品,并开办刺绣培训学校。今年年初,在大冶市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700多平方米的艺术馆开始装修。

  目前,刘小红已经自费投入100多万元,大部分是借贷的。“只要能把艺术馆办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冶刺绣,砸锅卖铁我也愿意。”

  家人的支持,成了她的一大动力。女儿彭肖肖,去年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帮她筹办艺术馆的事。而且,女儿也开始拿起绣针,准备将母亲的手艺传承下去。“我要把大冶刺绣一代一代传下去,不管有多难。”刘小红说。

  守住儿时的味道

  这几日,趁着晴好天气,大冶文霞印子粑的传承人孙文霞,将粑印搬出来晒一晒。木刻的粑印,有的刻着花纹繁复的鲜花,有的刻着活灵活现的动物,一个个堪称艺术品。

  “这些粑印,可都是老宝贝。”孙文霞说,这些刻着各种图案的粑印,是印子粑好看又好吃的重要法宝。

  孙文霞是土生土长的大冶市殷祖镇人,也是印子粑的传承人。这个朴实的农妇,用勤劳的双手,留住了无数人的儿时记忆。

  巴掌大小的圆形印子粑,以其晶莹透亮、入口黏而不腻、香而柔软闻名。原材料以籼稻米、高粱为主,适量兑进糯米,经过选米、淘米、浸泡、沥水、舂粉、筛粉、捣芡、揉粉、印粑、上笼、起锅、晾干、包装等十多道工序制成。2015年12月,殷祖印子粑手工制作技艺列入黄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子粑背后有一个传说。相传,后唐时期,江西人王文蔚为避战乱,幼年随母逃难至大冶果城里(殷祖、刘仁八、铜山口一带)。18岁时,王因博学多才被朝廷招为刺史,后屡建奇功,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王做官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北宋咸平初年,群雄并起,盗贼危害一方。为保百姓平安,王率兵奋勇抵抗,激战中身中数矢,卒于果城里岩山。当地人为感恩于他,将其雕像、造寺庙,敬称为“土主”菩萨,并用上乘的大米舂成粉做成仙桃、石榴、鸡、鱼、龙、凤等图案的小圆粑,以此祭奠这位英雄,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今,人们制作印子粑,已不再单纯是为了供奉土主菩萨,印子粑已成为当地村民招待客人、馈赠亲朋好友的“土特产”。

  为把技艺传承下去,让印子粑的名声更响,2009年,孙文霞回乡创办殷祖镇文霞印子粑食品工艺厂。村里的一些印子粑制作能手,被聘请过来,成为工艺师。经过手工制作的印子粑,让很多人一下子重新找回童年熟悉的味道。“不光我爱吃,不少朋友也觉得好吃。”在外做古建生意的市民殷先生,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给外地的客户,顺便也给自己解解馋。

  目前,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印子粑的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可是,孙文霞并不气馁。“印子粑是我们当地的一个特色,必须坚持下去。”

  市场的夹缝中生存

  费丽君是阳新县唯一一个国家一级采茶戏演员。30多年来,阳新采茶戏遭遇了重重困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阳新采茶戏被文艺市场上的流行音乐和现代剧种冲刷得七零八落,年轻人都去听现代歌,跳霹雳舞,对于长袖大褂的传统戏剧嗤之以鼻。”她说,加上在市场经济浪潮下,阳新每年几十万人出门打工,采茶戏传承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她还记得,从进阳新采茶剧团至今,32年来,剧团中途招了好几拨演员,每次招30来人,最多留下五六个。“条件太艰苦了,刚开始每个月几十块钱工资,涨到几百块钱,演员生活都难以为继,更别谈这项技艺传承和发扬光大了。”

  “坚持下来的,都是老戏骨。”费丽君也在坚守的行列之中。

  令人欣慰的是,阳新县委县政府越来越重视包括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等在内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据了解,目前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均开设了阳新采茶戏课堂。在阳新,采茶戏传承基地开进了学校,并有望在全县范围的学校里推广。

  8月10日,记者在阳新县文化馆宽阔的布贴制作大厅中看到,一幅巨型阳新布贴已经初具雏形,数十名手工艺人正在进行最精细的制作。“一幅1平方米的阳新布贴,至少要耗时半个月,像这样的巨型布贴,几十个师傅,要花费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阳新县文化馆馆长李祥斌说,阳新布贴制作采取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在即将到来的湖北省(黄石)园博会暨矿博会中,阳新布贴将大放异彩。

  记者了解到,阳新许多非遗文化的传承,因为坚守,在市场的夹缝中不仅生存了下来,还与时俱进有了新的发展。通过配送车,太子豆腐走出了太子镇;通过“触网”,浮屠玉堍油面被电商贩卖到全国各地;通过文化交流,栗林龙舟划到了京津……

  在大批非遗文化守望者的坚持下,黄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种得以传承,并跟上潮流,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