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黄石

太多与太少

发布时间:2016-06-30  来源:黄石文明网

  黄石有千余个非遗项目线索,但最后留存下来并收入名录的仅有几十个。每一个留下来的非遗项目,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珍贵拾遗,它们就像一个个孤独的守望者,在尴尬与困扰中成为传奇。

  编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是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技艺,被称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尽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非遗的普查和申报力度,然而,受观念、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上面临重重困境。近期,市政协围绕“全市文化(文物)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月度协商座谈会,提出应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本报今起特推出系列报道《关注黄石非遗保护和传承》,探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困境及出路。

  2001年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非遗”一词,逐渐开始为国人熟知。

  2008年,我市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开启非遗保护之路。

  八年走来,成功与困难并存。黄石既有留住非遗项目原汁原味的惊喜,也有不断失去传承人的遗憾。非遗保护虽困难重重,但仍有一批人,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坚守着、期望着。

  地域决定特色 

  黄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楚文化与吴文化交融包容,民族民间文化星汉灿烂。特别是颇具特色的东楚民俗民风、传统戏曲、传统美术、民间技艺等,构成了黄石历史文化中的华美篇章。

  早在二三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西塞山11公里的河口镇的“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市郊大冶西畈乡的“鄂王城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都见证了人类在这块热土上的智慧与创造。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是当地群众或出于祝福,或出于喜庆,或出于敬畏,自发形成的行为和信仰。

  牯牛洲打硪歌,是由当地人们在打硪时,为了减轻劳作疲乏,说说笑笑哼小曲中发展而来;

  集质朴、鲜活、粗犷、豪放等特点于一身的王寿牌子锣,展现的是一代代王寿人的创造精神与进取品格;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村民们把两尊红脸着红袍的土主菩萨抬下山——土主下天,绕果城里所有村庄游一遍,三月初三送上山殿——土主升天,历时一月,就是果城里土主会的由来……

  “在我眼里,所有民间风俗风物最大的一个好,就是它的自然而然和它的原始朴素,仿佛还带着人类童年时的幻想和天真。东楚民俗也是如此。”

  湖北作协主席方方曾在阳新参加过一位女子出嫁全过程,也曾在大冶看过一户农家为老人办丧事。

  “这里的民风民俗,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先人对生命的讲究和敬重。”方方说。

  传承记录乡愁 

  今年6月22日,一年一度的“西塞神舟会”,在万众瞩目下如期举行。这个由西塞山区道士氵伏村村民自发、自愿组织,以驱瘟、除恶、消灾、去病为核心主题的传统民间活动,已传承千年。

  自2009年,西塞神舟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了本地村民外,还吸引很多国外友人前来参与,成为整个世界的瑰宝。

  2008年,我市动员各方力量,启动我市非遗普查工作。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专班,历时两个月,走访非遗传承人(老艺人)近千人,为非遗保护工作打牢坚实基础。截至2009年8月,我市共摸清和掌握非遗普查项目线索1361个,从行政区域数量看,大冶624个、阳新467个、黄石城区270个。同时,我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民间信仰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且不少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

  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摸底中还登记了重要项目传承人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西塞神舟会、阳新布贴、大冶石雕,就是那次摸底挖掘出的重点项目。

  “多”与“少”的尴尬 

  说起一座城市,人们首先想到的,常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标签。

  黄石的文化标签是什么?是西塞神舟会,是阳新布贴,是黄石港饼(制作技艺),是金牛麻花(制作技艺),是能够沉淀这座城市的代表记忆。这些记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黄石千余个非遗项目线索中,最后真正留下的有几个?

  截至2015年底,我市公布了五批市级非遗名录,共计8个类别37个项目,其中人类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13个,市级非遗项目37个。有市级以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5人。

  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变,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它让民俗传统观念日益淡化。尤其是新生代,对“迪吧、网吧、酒吧”感兴趣,对“民俗、民风、民谣”,则毫无兴趣。

  与浩瀚的民俗文化相比,我市被正式纳入非遗名录的项目,越发显得“物以稀为贵”。每一个留下来的非遗项目,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珍贵遗产,它们就像一个个孤独的守望者,在尴尬与困扰中成为传奇。

  在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一个还未完工的西塞神舟的模型,只有光秃秃的骨架,面上一层薄灰显示着它的处境。这是2015年,该中心邀请西塞神舟会专门负责扎龙舟的游仁喜为留存展览扎的。没想到刚搭完骨架,游仁喜就因病去世了。而剩下的两位传承人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

  不光是西塞神舟会,我市还有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令人揪心的现状:民间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入门学艺,有些项目甚至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