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范·好人

“片医”王素芬——扎根基层十五载 照顾病人如家人

发布时间:2020-08-10  来源:

  社区群众得了小病、慢性病,心里的疼痛超过了身体的疼痛,最需要有医护人员上门嘘寒问暖。

  下陆区东鑫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王素芬,自2005年到服务站工作,扎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15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背着药箱穿梭在小区,尽心尽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得到群众一致称赞,成了辖区居民的贴心“片医”。

  群众有需要 接到电话就出发

  王素芬曾在东钢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东钢医院与爱康医院合并后,她便开始从事公共卫生工作,2005年到东鑫卫生服务站报到。

  “刚来的时候,对居民情况不熟悉,我就挨家挨户走访,一栋楼一栋楼地跑,逐渐把居民的信息都搜集回来。特别是老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儿童等,逐一给他们建档立卡。”走访过程中,王素芬跟很多居民成了朋友。

  “大塘社区居民有8635人,其中有65岁以上老年人1318人,高血压患者703人,糖尿病患者251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6人,0-6岁儿童347人,孕产妇每年45人左右,这些都是我们重点服务的人群。”谈起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王素芬如数家珍,自己就是一本“活档案”。

  社区居民信任她,有一些小病、慢性病,愿意找她解决问题。对于他们的上门需求,王素芬接到电话就出发。

  董师傅的母亲卧病在床两年,行动不便。母亲不舒服的时候,董师傅就会给王素芬打电话。“有时候是我打电话,有时候是王站长过来家访,每次过来都查血压血脂,做各项体检,血压血脂有异常立马联系主管医生。孩子打疫苗,她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帮了我们很多忙。”董师傅说。

  上门家访过程中,王素芬也碰到不少倔脾气的人。大塘社区一名高血压患者不肯吃降压药,说“吃了降压药一辈子离不了药”。王素芬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耐着性子跟老人说:“您不吃药,万一中风了怎么办?您愿意下辈子躺在床上,靠别人照顾您吗?”老人的态度转变了,开始按医嘱吃药,并定期到卫生服务站体检。

  抗疫前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

  王素芬是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年初疫情发生后,她承担起大塘社区疫情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大塘社区有不少老房子,大都没装电梯。体重只有90斤的王素芬经常要背起40多斤重的消杀壶,上9楼一层一层消杀。有一回,消杀壶漏了,酒精顺着漏孔打湿了后背,晚上,王素芬才发现后背起了好多红疹子,又疼又痒。她咬牙坚持,第二天继续扛起消杀壶爬居民楼。

  疫情期间,大塘社区有多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流调家访过程中,王素芬发现两人有疑似症状,及时向上级汇报,两人被送到医院并确诊。疫情期间,王素芬完成社区28次消杀任务,完成64名密切接触者居家观察,和同事为辖区居民送医送药300余次。

  “到居民家中做流调,害不害怕?”朋友经常问王素芬。

  “我是党员我先上,如果每个人都以这样那样的理由躲在疫情背后,那我们就会被打倒。党员就应该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王素芬斩钉截铁地回答。

  把群众当亲人 他们健康我开心

  在多年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王素芬获得了不少荣誉,“下陆区优秀护士”、爱康社区集团“优秀干部”等奖状证书一大摞。她把这些证书全都锁在了家中的抽屉里。

  “荣誉代表过去,在基层卫生服务站工作,关键要静得下心、扎得下根。”“喜欢这件事,就要把它当事业去做。”王素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当地不少老年人眼中,王素芬如同他们的儿女一样,是他们健康的守护神。83岁的刘慧卧床前,一直是东鑫卫生服务站的常客,很喜欢找王素芬聊天。这两年,刘婆婆腰不好不能出门,串门的人变成了王素芬。每个月她会上门一次,给老人量血压、查血脂,查看老人腰痛部位,并叮嘱老人按时吃药。“我没有女儿,王素芬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刘婆婆说。

  在年轻人群体中,王素芬更像是邻居家的“老大姐”。两年前,社区一名孕产妇吴女士半夜羊水破裂,丈夫不在身边,她第一时间想到王素芬。电话中,王素芬一边安慰,一边指导吴女士一些应急事项,并迅速联系医院。吴女士被及时送医,孩子也平安降生了。

  谈到这些年的收获,王素芬说:“最大的收获是有了一批亲人和朋友,看到亲人朋友平安健康,我就很开心。”(黄石日报 记者 石教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