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建动态 > 阳新县

阳新“南市渔歌”唱出新“钱景”

发布时间:2018-08-28  来源:黄石日报

  26日一大早,阳新县兴国镇南市村王其和湾组长王庆云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第一件事:绕村庄看一看环境,嗅一嗅空气。

  王庆云是湾子里的组长。在岗20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在家,每天出门的第一件事,就要看看山林的树木,鱼塘的水质。

  如今,湾里的空气好不好,王庆云鼻子嗅一嗅就清楚;环境好不好,他眼睛看一看就知道了。保护环境,坚守生态,王庆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南市村地处阳新富河南岸,与县城相接,山场、湖泊资源丰富,村民自古以捕鱼为生,因边撒网边唱歌助兴,因名此景“南市渔歌”。

  解放前,南市村的田地山场“生了不长草,熟了不长粮”;鱼池“人放天养”,村民生活十分艰辛。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南市人大力发展水产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养鱼、养珍珠,造成了水体、空气污染,村民有意见。

  痛定思痛,转变思路。1988年村里作出“重大决策”:严禁化肥养鱼,严禁污染项目,严禁破坏山场,坚持封山育林。

  村里“三严禁一坚持”一提出,有人反问“守着山山水水,村民不吃不喝”?也有人认为“养鱼下个肥,也犯法啊”?……

  村里组织干部跟村民算眼前账、长远账、生态账,把“三严禁一坚持”写进村规民约,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

  有规矩才有担当。这期间,一些涉嫌污染的企业找上门,都被村里一一拒绝。村里因完不成招商任务,支部书记胡文金上台作过两次检讨。但他坚信:守住了青山绿水,就守住了财富。

  封山育林,恢复水生态,修筑通村公路……南市村20多座山头全部绿化,湖泊水质逐渐转好,全村森林绿化率100%,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南市村的绿色资源正在转化为绿色资产。阳新县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向功月饱含深情地说:“‘南市渔歌’开启了新时代的‘新唱’。”

  2013年,浙江某公司慕名落户南市村,创办浙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项目流转土地800多亩,发展水果种植、果蔬采摘,开发水上游乐园项目等。

  “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南市村的绿色资本带来了“葡萄串”效应。接着,武汉某知青返村创办公司,发展生态旅游。

  2017年阳新公开选取第二届乡村园博园落户地。在众多的佼佼者中,南市村独领风骚,一举赢得了项目落户权。

  该项目以渔文化为主题,总投资1亿多元,兴建乡村大舞台、婚庆广场、农副产品展示区、竹林休闲区、游客服务中心、露营基地等。

  项目落地、产业新兴,不仅构架了南市村经济的“四梁八柱”,而且为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了“源头活水”。

  种果、养鸡、捕捞、加工农产品、发展农家乐……沉寂多年的村落被搅热,一大批村民打起了“绿色算盘”,拾起了新时代的“金饭碗”。

  南市村村民胡元鹏,原来一直在广州务工。2014年返乡后创办了米粉厂,年产值24万元。村民戴玉养起了土鸡,种下了果树,还正着手开办农家乐。

  南市村的生态旅游风生水起,一水之隔的阳新兴国镇七里岗村主动对接。目前,两村展开联合,正在打造“一湖两岸”城郊生态休闲旅游圈。

  记者手记

  在坚守生态的日子里,南市村也走过一段艰难的历程。村里收入下降,群众收入上不去,许多公益事业也靠争取国家项目。

  穷怕了的村民纷纷抱怨“守着一方青山绿水,过着一穷二白的生活”。甚至连村干部也调侃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辛苦指数’换来‘幸福指数’”?

  “吃不健康的水,吸不健康的空气,最终害人害己害子孙。”村“两委”凭着这些简单朴素的理由,诠释保护、修复绿水青山重大的使命,尊重自然,坚守生态坚持不懈。

  目前,南市村生态旅游已经开始起步,村集体和村民在明净的空气和秀丽的山川中安居乐业,创业创新,已经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

  南市村用鲜活的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个虚无的幻想,生态环保同样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同样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样可以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与发展双赢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