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建动态 > 阳新县

啃硬骨 拔穷根 脱贫攻坚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8-04-10  来源:黄石日报

  五合村的脱贫经 

  “乡亲们,早上好呀,你们起这么早,都是准备去干什么呢?”3日清晨,阳新县枫林镇五合村荷叶坪组村民活动广场上,传来阵阵开心的笑声,正在入户走访的阳新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国柱闻此上前打招呼。

  “是工作组的同志呀,我们准备上山去种腊米(吴茱萸),听说国家有好政策可以帮我们脱贫致富哩!”原来,荷叶坪组村民响应村里的号召,相约一大早在广场集合,上山去种腊米苗,连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都赶回来了。

  五合村是阳新县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495人,经过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的贫困户已经实现脱贫,五合村要实现2018年全村整体脱贫的目标,剩余的42户107人必须全部出列。

  按照市县两级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扶贫产业上,用好每一户的“当家园、当家塘、当家圈、当家技”,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因此,五合村“两委”上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共同商讨今年扶贫产业发展规划。会上,党员群众代表一致认为,五合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腊米等中药材,并且很多村民之前就有种植腊米的传统,不少村民家门口的空地上就种植有腊米。去年,阳新县委宣传部还给村里每户贫困户免费赠送了50棵腊米苗。而去年行情好的时候,晒干的腊米可以卖到100元一斤,村里种植大户收入不菲,不少村民看在眼里,羡慕在心上,都想今年种几亩地试试。

  据五合村支书柯美仁介绍,今年阳新县给五合村规划了扶贫资金,村里打算主要用来发展扶贫产业,腊米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该村将给包括荷叶坪在内的每个村民小组规划五六十亩左右的腊米基地,并和各个小组签订承包合同,然后由各个小组发动以贫困户为主体的村民负责腊米基地前期的培育和管理,下半年经上级部门验收合格后,村里再拨付相关的培育费用。腊米基地培育成型以后就成了各个小组自己的集体产业。此举不仅给贫困户提供了务工岗位增加收入,待收益之后还可以给贫困户分红,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拔除穷根、消除贫困,帮助五合村早日踏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金融贷款助力精准扶贫 

  近年来,阳新农商行以精准脱贫为己任,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开展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197笔23573万元。

  为保证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工作的稳健开展,该行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出台了系列精准扶贫贷款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细则,制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内容,落实了工作责任;通过对信贷产品进行优化和创新,将政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农户需求、产业带动、金融扶持、政府倾斜”的四位一体互动体系,制定扶贫贷专项产品,有力支持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严格执行精准扶贫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无担保、无抵押、全贴息”信用贷款,不增加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抵押条件,一律执行基准利率。

  木港镇丰台村柏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田地1100亩,发展香芋产业,可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但遇资金“瓶颈”。木港农商行通过实地调查,贷款30万元,为该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了该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李嵩)

  红色照亮扶贫路 

  石楠鲜红,苍柏滴翠。3日上午,“中国小莫斯科”龙港镇上空万里无云。

  湘鄂赣边区红军烈士墓林,3011名革命烈士墓冢安然静卧。宏伟的墓碑前,龙港镇1000余名干部群众聚集于此,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寄托哀思。

  大革命时期,该镇月台村有57位革命者壮烈牺牲,现今在村中长眠。作为村里的“红色头雁”,村支书刘会银当天也来祭拜先烈。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们缅怀先烈,牢记红色初心。这个初心,就是要带领群众走向致富路、幸福路!”刘会银说,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5户855人,尚有460名没脱贫出列,“今年的脱贫任务,是一场硬仗。”

  红色基因,孕育红色梦想。

  据刘会银介绍,月台村“两委”班子通过团结群众,建起了投资2000万元的标准化食品企业,种下了千亩油茶园、打造了阳新屯鸟和土猪养殖基地,一个个致富产业扎根于红土地,不断创造效益。

  龙港镇辛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贤江说,红区的群众不甘落后。辛田村克服了土地少的劣势,“没有当家田,就发展物流园;没有当家山,便制环保砖”,修建临街商铺,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明显。

  “我脱贫,我光荣,我骄傲。”贫困户刘会才说,如今龙港镇掀起了争当脱贫致富标兵的热潮。他去年养殖了几十只山羊获得成功,女儿又考上湖北工程大学,全家人有了生活的新奔头。

  “红色,是龙港镇的主色调;红色文化,更是指引龙港镇脱贫致富的方向舵。”该镇党委书记孔祥鹏说,在革命英烈的红色精神引领下,龙港镇正奋力打造四个“红色工程”,强化“红色引领”、培育“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建设“红色阵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200只鸡娃帮贫困户圆梦 

  □ 通讯员 吴晓希 郭俊

  1日上午,阳新县王英镇大湖村贫困户吴名珠的鸡棚里热闹非凡,阳新供电公司扶贫队送来的200只小鸡娃正“叽叽喳喳”张着小翅膀抢食吃。

  “我原以为鸡苗今年要泡汤了,因为供电公司都换驻点村了,没想到你们还是没有忘记帮我实现这个心愿啊!”吴名珠边欢天喜地地撒着鸡食,边向一旁帮着整理鸡舍的阳新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廖镜孜表达着感激之情。

  吴名珠是名胃癌患者,是阳新供电公司2017年驻点大湖村的扶贫对象。高额的医疗费加上儿子上大学的学费,使吴名珠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此,廖镜孜带领扶贫队员,多次来到吴名珠家中,想办法,找出路,千方百计要让他脱贫摘帽。

  在走访中,廖镜孜了解到吴名珠有过养殖经验,且家在山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有一个养鸡致富的梦想。廖镜孜立即将他的心愿带回了供电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后,去年底,阳新供电公司邀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吴名珠搭建了鸡舍,计划于开春后为吴名珠送去一批优质鸡苗。

  然而,由于扶贫动态调整,阳新供电公司帮扶的驻点大湖村更换为法隆村,得知这一消息,吴名珠急得寝食难安,“上次廖书记说的话还算数不?”

  “算数!就算换了村,我们也要把你帮扶到底!”廖镜孜听到吴名珠讲述自己当时的担心后,亲切地拍着吴名珠的肩笑了起来,并安慰道,“以后,你就安心当好你的‘鸡司令’,我们公司食堂优先收购你的鸡,你不愁销路。”

  “好咧,好咧,鸡生蛋,蛋生鸡,我这贫困户的帽子也快摘啦!”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阳光下,吴名珠脸上堆起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