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建动态 > 开发区·铁山区

百般红紫斗芳菲 文旅融合谱新曲

发布时间:2020-01-03  来源:

  抬眼望,百般红紫斗芳菲;迈步行,引人入胜添新景。悠久的矿冶历史印记,山水相连的自然美景,为开发区·铁山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去年以来,开发区·铁山区文旅局紧抓两区一体化发展机遇,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体育赛事资源,不断夯实文化旅游基础,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做实、做强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彰显了文化体育事业底蕴,让旅游者收获满满。

  内招外引  

  夯实文体事业根基

  2019年12月8日,铁山北纬30度广场,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轮滑高手在广场上飞奔竞技,来此观战的群众呐喊声惊呼声此起彼伏。“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轮滑,现在第一次近距离看这样的表演,还是很稀奇。”现场观看的游客王先生说。

  文体产业要实现大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对体育赛事的内招外引。去年,开发区·铁山区成功举办第十届环中国公路自行车比赛,开办了湖北轮滑冬训营和夏令营活动、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速度轮滑锦标赛。这些赛事,不仅提升开发区·铁山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加入到轮滑队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加速文体事业“请进来”的同时,开发区·铁山区着力于“走出去”,重点在充分调动民间艺术团体的文艺功能上。开展了武汉钢城——黄石铁城文化交流、文化进万家(戏曲进基层)、社区大舞台、美丽乡村行等活动,组织了铁城艺术团参加中国广场舞大赛并荣获双项嘉奖。组织金山楚剧艺术团、黄金山艺术团、矿之韵艺术团等文艺团队参演全市第二届社会文艺团队展演活动,成功举办汪仁龙舟文化节,为民间传统习俗增添活力。

  移风易俗,夯实文化根基,祠堂功能转化作用明显。去年,开发区·铁山区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以“三个一”(一面文化墙、一支文艺团队,一套体育器材)标准,在大王镇、太子镇等设立了5座试点祠堂,2019年6月整治行动开始至今,已进行功能转化的有457家祠堂(祖屋);在文物保护、非遗申报工作上硕果累累。经过文旅部门的努力,大王镇的冯京墓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贵武龙灯已作为我省重点推荐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搭建文体活动平台上,九龙园全民健身中心、盛洪卿书画院得到了翻新并投入使用,大冶铁矿体育馆进行了修缮。

  提档升级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2019年12月29日,园博大道新开园的恐龙园迎来了一波客人,开发区·铁山区又多了一个网红打卡之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围着一个个恐龙造型追逐嬉戏,玩得尽兴。

  同样热闹的场景,曾在父子山全国徒步大会、铁山龙衢湾糍粑节、熊家境年货节、槐花旅游节、大冶湖冬季捕捞节上轮番上演,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会客厅”正在崛起。随着园博园二期项目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大冶湖核心区全市文旅体育中心的作用越发明显。

  如何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铁山区给出明确答案:推动全区旅游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熊家境至矿山公园通景路改造建设、铁山游客集散中心项目、熊家境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铁山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已完成验收;熊家境民宿改造工程、东方天池堤坝维修改造工程强力推进;矿山公园东线旅游区道路刷黑工程、东线旅游区供水工程、井下探幽项目、槐花林旅游厕所等项目相继完成……

  同时,开发区·铁山区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将旅游工作与创文、创卫、创森工作融合,推进文明旅游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营造全域旅游“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浓厚氛围。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展望新的一年,开发区·铁山区加快发展文体旅游事业,持续推进熊家境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环东方山水库栈道、熊家境登山步道、东景路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工程,加快铁山游客集散中心、铁山矿冶博物馆、光明里历史文化街区和矿山公园提升工程建设,做好以节促旅文章,加快推进环大冶湖和父子山周边旅游开发;以“旅游+”为手段,切实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为开发区·铁山区加快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全市全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全市改革创新的前沿的目标不断奋进。(黄石日报 通讯员 罗湘琳 记者 石教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