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建动态 > 大冶市

大冶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采访大冶,街上多遇肘腋夹书的行人,单位大厅多有书吧专区;去餐馆吃饭,墙角也总见简易书挡,各类书籍供人候餐时阅览。

  大冶市文体新广局副局长张海玲说,这叫“读书驿站”,由市民自发兴起,政府因势利导,社会各界踊跃捐书,图书在驿站和读者手中“漂流”。

  眼下,大冶可谓全民阅读,满城书香。

  读书驿站首家“驿站”创立者叫郑昌香,打工攒钱开一广告公司,兼营打字复印。店面100平方米,辟8平方米作读书角。她说,顾客多时乱哄哄,没秩序,就想何不建个书角?都坐下安静看书,到谁了叫谁。

  墙角一瓣香,慰你风尘忙

  

  不料,读书角带来另一奇效:客流量大了!路人也常来坐坐翻翻书,“聚人气了!”她说。

  6月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市民沈志国正带儿子在书角选书。沈志国说,儿子14岁,正叛逆,老跟我犟,一读书,只在知识上跟我较劲,我就不生气了。

  郑昌香说,别的店对顾客顶多倒杯茶,她还递本书,“很奇妙,递书后,顾客都立马安静起来。”她还有个300平方米的大店,刻意将大厅一角辟成标准书吧,落地书橱、长条沙发、免费WiFi和茶水,无论业务忙闲,店里客人总满满的。

 

  读书驿站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张海玲说,这创意给我很大启发,便迅速行动,让全社会参与,并进行规范,确立“八个一”标准:一个标识、一个宣传牌、一批图书、一套桌椅、一个细则、一套免费WiFi、一个借阅登记本、一名图书管理员,经费以事后奖补方式予以扶持。

  目前,城区餐饮店、茶楼、咖啡屋、影剧院包括城管岗亭、公园、公交站等场所,已建读书驿站20多家,数量还在增,一张庞大的全民阅读网正徐徐展开。

  图书漂流书怎么来?张海玲说,自筹,也发动干部职工和市民捐,制作“图书漂流卡”,借书时在卡上填姓名、书名、放漂时间,看完记下阅读时间、读书心得,归还驿站让书继续“漂流”,让书在流动中传递知识。

  荷风送香气,心静自然凉

  

  如果有人借走不还呢?张海玲说,都留名了,一般不会;不还也表明他爱那本书,不追究,政府在组织新华书店、图书馆给驿站充实书时,“赔”驿站一本。

  梁俊莲是山西运城人,嫁到大冶后,开一家儿童阅读馆。以为大冶经济好,人都重教育,却发现家长多不读书,导致少儿阅读量和质都不高。“我亏了5年,读书驿站救了我!”她说,政府建议她按书吧模式增辟“家长等候区”,家长们就慢慢浸入书中,听她介绍书,指导孩子读书,自己也读起来。“图书漂流帮我增添了书,会员也多了起来。”会员费由去年360元/年涨到现在500元/年。

  粗略统计,参与驿站“漂流”的书,新华书店和图书馆免费充实的各占约20%,60%由业主自筹和社会捐献,市民参与踊跃。

 

  郑昌香和她的八平方米读书角。 

  乡村书屋农村阅读的形式多样一些,张海玲解释说,图书馆起了很大作用。

  袅袅田边树,青青陌上桑

  

  大冶市图书馆连续16年(4届)获评国家一级馆。副馆长梅爱民说,分馆遍及14个乡镇,农家书屋涉及322个行政村,56个社区、605个文化礼堂都有图书室。

  在大箕铺镇顶坜垴村石桥林湾,村理事会理事长曹子荣说,去年重阳节村里办敬老文艺汇演,不光有歌舞,还有读书。汇演完,理事会建议以祖堂(村民几乎都姓曹)为阅读基地,成立农民读书会。市图书馆大力协助,帮他们制定章程、图书管理制度,还配备2名图书管理员。

  会长曹庭金介绍,成员现有120多人,社会各界捐赠图书已有大几千册。

  68岁的曹茂植以前只会逢人讲“三国”,如今博览文史。

  顶坜垴村党支书曹树洲说,建读书会后,我料到打牌赌博的人肯定减少,没料到乱倒垃圾的人也少了。

  市作协副主席石功锦说,大冶在全国百强县市中连续进位,经济富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必然显现,大冶两次入列湖北省十佳书香县市,“穷不读书穷根不断,富不读书富不长远”等朴素道理,越来越深入人心。

  张海玲说,大冶乡村文化设施配建也是“八个一”:一个礼堂、一个书屋、一名管理员、一套桌椅、一支文艺队伍、一条文化长廊、一个小型广场、一套健身器材。政府鼓励各村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搞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形成特色。石桥林湾将宗族祠堂变成文化礼堂读书会,这是万花丛中的一小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程良友 许娓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