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石风情 > 黄石历史传说

西塞神舟会

发布时间:2015-07-24  来源:

  黄荆山东面山脚下有一个叫道士洑的地方,这里每年端午节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神舟会,相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影响深远,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获联合国授牌。
  神舟会原是当地群众庆贺端午节、祭祀屈原的一种传统节日盛会,现在已发展成集祭祀、祈福、娱乐、体育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活动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神舟的开工仪式起,到五月十五至十八日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活动隆重热烈。
  四月初八这天,西塞神舟会在人们的企盼中拉开了帷幕。这天要举行收禁仪式,头人带领一队人马,高举黑白两幡,沿街而行,道士念经后将鬼装入一罐中,意为除恶收魔。这天老百姓是不敢出门的,因为怕自己的灵魂被收进罐里。四月初八收禁后,扎船师傅来到屈原宫开始扎神舟,一直到五月初四神舟扎制成功。这期间扎制神舟艺人进入全封闭,外人不得入内,主要是怕外人将不洁带入冲撞了神舟神。当然一般外人是不会主动去看扎神舟的,因为怕看到未扎好的神舟会倒霉。
  神舟扎好后,五月初五凌晨召开点光仪式,这个仪式很重要,因为要把神光注入神像。道士边念经文,边将雄鸡鸡冠血涂在神像上。据说这样,神像就有血有肉有灵性了。而此时起,前来祭拜神像的人络绎不绝,屈原宫开始热闹起来。
  五月十五日零时,是神像、神物登舟之时,俗称登趸。道士先唱经,再为神舟涂抹公鸡血,接着诸神登位。先是镇龙将军杨泗神像登上龙首,再是屈原神像、送子娘娘分别在神舟的前仓、后仓就坐,接着是各路神仙、各个神物依次登上神舟。神舟主要神像有64个,每个神像位置固定,按照神像谱有序排列。至此,神舟算是扎制完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神舟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其中的楼台亭榭,飞檐翘角,设计别致,制作精美,显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整个神舟长约七米,两米宽,三米高,显得高大壮观,看上去似乎是一条张着大口遨游的巨龙。神舟上的人物也是形态各异,逼真形象。这时,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来到这里祭拜,他们烧香磕头,撒茶叶米,企盼神灵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有些新婚妇女还要来到这里摸鞋求子,她们反背到送子娘娘面前摸鞋,摸到红鞋表示会生男孩,摸到绿鞋就生女孩,据说很灵验。
  五月十五开始,神舟会渐入高潮了,人们在屈原宫前搭起台,唱起龙戏。台上管弦悦耳,咿咿呀呀;台下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十六日是游龙日,这天十六个壮汉身穿龙衣,腰缠汗巾,抬着神舟走街穿巷,前面有旌旗和黄罗伞开道,后有乐队相随。这时每家每户都立起香案,摆上供品,待神舟一到,主人燃放鞭炮,接送神舟,求得消灾祛难,护佑家人。同时向神舟抛洒茶叶、谷米,以求五谷丰登,有吃有喝。
  十八日神舟下水,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屈原宫前,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许多人是一大早就来到这里,为讨得一碗米粥,拿回家与家人一起食用,这叫诺粥,意为保佑一家人丰衣足食。上午十时,神舟出宫,在宫前稍作停留,道士做起法事。祈福者、许愿者轮番跪拜,人们向神舟上抛洒茶叶米、红丝带,低头祈福,神态虔诚。十二时,神舟起程远航,十六位小伙抬起神舟,旌旗黄幡开道,爆竹齐鸣,鼓乐齐奏,后面跟着送行群众,人山人海,十分壮观。人们把神舟安放在一座草趸上,由小船牵引至江中,在江心放开神舟让其顺江而下。这时江上许多人早已在渔船上等候着,人们在船头上摆起香案,待神舟一到,鞭炮齐鸣,绕神舟三圈,意为送行。两岸成千上万群众虔诚祈祷,目送神舟远去,有些香客还一直跟随神舟几里路。人们希望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灾难。
  西塞神舟会千百年来秉承着人们祈盼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而今又被注入新的元素,成为传承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展现出新的生命力。